出去的年轻人,又回来了
发布时间:2023-08-18 14:02:18 文章来源:腾讯网
作者|韦欣度暮色降临,广州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的荷塘边,音乐声打破了

作者 | 韦欣度

暮色降临,广州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的荷塘边,音乐声打破了村庄的寂静。

对于一个拥有600余年历史的老村落来说,这是罕见的。


【资料图】

传出乐声的池塘是风水塘。塘中荷花正盛,岸上,一排祠堂书室次第向后延展,建筑、匾牌,讲述着时代的变迁。

青砖、灰墙、古巷、书斋,家住花都区的乐乐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到这个村庄。在她看来,塱头村是本地人的“后花园”。闲时,她常会带孩子到村里散步,“这里很舒服,所以我们经常过来”。

塱头村民俗风情陈列馆

漫步在荷塘之畔,她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拍下几张照片。在她的记忆里,7月的荷塘接天莲叶,更绿,更好看,“虽然(塱头村)只是个村落,但这里很好看,拍照很出片”。

8月14日午时,塱头村是宁静的。村内游客不多,是和往常相似的宁静。但荷塘边立着的一个个小帐篷,古建筑群内藏有的插画展、陶艺展等展览又在提醒她,这里和过去不一样。

不仅是本地人乐乐,不少塱头村村民都发现,这个古老的村落有了新的变化。

01

返乡

“什么时候再来?”

听到女儿的提问,敏敏有些意外。

这不是女儿第一次回塱头村,但她对返乡的期待,是头一次。

敏敏是塱头村的村民。那天,她和往常一样,带女儿回到家乡。变化,同样辐射到女儿身上,当天女儿的笑声不断传入敏敏耳朵。

10年前,敏敏走出塱头村,到花都区南部谋生。结婚后,她也就此定居在距离村外三十分钟车程的地方,村里的小房子因此“闲置”。

塱头村内的房子

虽是住在村外,但她对家乡的思念未曾断过,“之前在外工作,距离不远,一个月也回来好几遍,感觉也没有离开村子”。敏敏从未落下过对家乡的关心,村庄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

塱头村立村于1367年,因南面原是大片湖泽,而村就立于湖边小岗上,故名“塱头”。这个村落由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组成,至今仍保存着单姓黄氏家族聚居的状态。

在敏敏的印象里,村前地坪宽阔,农田广袤,此前外来的游客并不多。和其他很多村庄一样,塱头村不可避免遇到空心化问题。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年纪稍长的人守在村里。也有不少村民早已搬出村庄,任房子在风雨飘摇中染上时光的痕迹。

塱头村一角

孩子出生后,她常带孩子回村,住进儿时成长的小屋子。闲时,她们在村内的祠堂书院散散步,累了,在高大的榕树下乘凉。村里的日子悠闲舒适,但作为母亲,敏敏知道,这种舒适总归是少了点孩童所需的“乐趣”。

现在的塱头村,用新的气息,填补了这种空缺。

8月13日,敏敏带着女儿回到塱头村,女儿从下午玩到晚上,仍不知疲惫。

她们在古村东南角的春阳台度过了一个下午。春阳台是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4月20日,这座艺术文化中心才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春阳台俯瞰全貌/新塱潮

这是一座与古村落形成碰撞的“新潮流”存在。红瓦、青砖和素混凝土为材,乡村特色和现代气息汇成一体,与村内的青砖、灰墙、红瓦相映衬,并不让人感到突兀。

春阳台内部空间比敏敏想象中的更大,其中设有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个空间。那天下午,馆内为孩子们准备了粘土书画活动和拍卖会,女儿在现场过了一把“拍卖瘾”。

现场,不小家长带着小朋友聚在一起。小朋友们化身小买家,工作人员化身拍卖官。每个小买家手中都持有场馆提前发放的金币,用来买拍卖会场中的文物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馆藏品的“微缩版”,拍卖官会对作品进行讲解,让孩子们在娱乐过程中增加对文物艺术品的了解。

小朋友的拍卖会/新塱潮

拍卖开始,小买家可以对感兴趣的作品举牌竞拍。但这场小拍卖会并不完全属于“价高者得天下”。小买家在竞拍时,要说出自己的理由,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敏敏觉得,每位小朋友“都以自己的努力拍卖”,而他们也能通过自身努力,将物品拿到手。

这类活动能很好排解女儿返乡后偶尔产生的乏味,“像以前,小朋友游玩的项目措施就很少”,敏敏乐见家乡的变化。

02

“新塱潮”

新塱头,是新的环境,新的建筑,以及新的浪潮。

新的塱头村基于在地历史、文化传承的“活化保护”,活化利用历史空间,对本土文化创新、延展,使新塱头和古村密不可分。

这种新变化,“能带动一些人流量”。塱头村某餐饮店老板娘说,“我们本村阿姨卖零食、小吃(的销量)都(被)带动了。”

在她看来,塱头村的人流量是不断增长的。塱头村“是一个古建筑,也属于一个旅游景点”。

塱头村里的书室

2013年以来,塱头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旅游名村”等。

2021年9月,花都区政府与唯品会签订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该乡村振兴项目以文化振兴为核心,通过公益性投入,各方共建打造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模式。

项目投入后,塱头村的人流量更大了。白天,春阳台为不少游人提供了阴凉蔽日的场所。夜晚,古村的音浪又将游人吸引到荷塘边。

最近,村里举办了以往没有的“塱夏荷集”集市。夜晚,“塱头·古村音乐会”让村民和游客聚在荷塘边,一同感受塱头村少有的音乐浪潮。

塱头村的古村音乐会标识牌

敏敏带孩子来过两次音乐会现场。第一次,是在一个雨后的夜晚。受邀到现场的歌手演奏歌曲,游人围在台下享受音乐。印象中,那晚人流量不算太大,但“气氛很好”。女儿更是兴起,上台唱了一曲。第二次音乐会现场吸引了更多人,不少中老年人和儿童融入舞台,歌唱乐曲。

这是塱头村并不常见的热闹。在感受音乐节奏变化之余,敏敏也能光顾“营业中”的“塱夏荷集”。

以“荷”为切入点,池塘边立着的一排小帐篷开集,茶艺、花艺、布艺、植物、美食等摊位,镇上不同村的村民、游客忍不住到塘边“凑个热闹”。

“塱夏荷集”是花都举办的首个广府文化市集活动,也是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延展。榕林荫下,村落的古老和时代的新潮相结合,尽数展现了塱头村的文化魅力。

塱头村里的美食店铺

据统计,不久前的“塱夏荷集”活动在短短三日时间,吸引了超过1.5万人来到这个古老的村庄。同时,塱头村登上某地图APP周边游的热度首位,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中。

塱头村的新浪潮,吸引了过去不曾来过塱头村的游客,也成为像敏敏这样的返乡村民的新期盼。

“以前,‘回’是一种,但现在是‘渴望回’,那就不一样,对不对?”

03

新未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正是花都区围绕“百千万工程”要求,以文化振兴为核心,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次积极实践,也是广州全市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个具体案例。

新模式会带来新的场景,新的场景拉动新的业态,从而产生新的机遇。

据塱头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黄智云介绍,塱头乡村振兴项目为本地众多“带娃一族”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使得他们可以在照顾家人之余,通过劳动创造收入,提高家庭生活条件。

塱头村古建筑群一角

年纪稍长的村民,如有需要,能在带娃之余,利用闲暇时间从事保洁、安保、物业管理等工作。

同时,村里年轻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也正在改善。一些想离家更近、有照顾家人需求的年轻人,也能返乡寻得一些合适的岗位。黄智云表示,客流增加,让更多村民更乐意返乡创业就业。春阳台的落地,也为部分年轻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村民小旭就是返乡就业的一员。几个月前,小旭回到塱头村,在春阳台任安保工作。此前,他在镇上务工,也常会回家看望父母。现在,他的母亲已经退休,新的工作岗位离家不远,让他在工作之余也能更好地照顾父母。

黄智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村民自发“造血”。光靠项目方一味地输血,总会有枯竭的一天。为了鼓励村民主动参与“造血”,塱头乡村振兴项目引入村民共治共建机制,其全部收入将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塱头村中的展览

据了解,“塱夏荷集”活动将成为每个周末的常态化活动。塱头村村民及周围游客、镇上村民,都能参与“塱夏荷集”活动。报名入选的摊主不需缴摊位费、水电费,只需承担所售产品的成本费,所得收入亦均归村民所有。

除此之外,塱头村会在后期继续打造灯光秀、高端民宿、露营地等多样化业态。民宿通过租用村民闲置的房屋,重新装修改造,并每月支付村民一定的租金作为补贴。通过灯光秀、民宿、露营地、音乐会、艺文中心等措施,激活塱头村的景区资源,吸引更多“新塱人”投身村庄的建设与发展。

实际上,此次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属于该村落的“二次创业”。此前,塱头村曾有过一次旅游景区开发的经历,但在众多村民看来,“首次创业”并不算太成功。

塱头村部分古建筑群/新塱潮

但黄智云觉得,这一次不一样。黄智云同样是塱头村村民。2021年,在外务工的黄智云重返家乡,加入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

“他们后期的每一个计划我都参与其中,我是很看好这个项目,而且知道这个肯定会搞得起来。”他觉得,这是塱头村难得一遇的机会,不能轻易放弃。项目起步阶段,黄智云每天都会到施工现场看房子的进展。他亲眼看着每个项目慢慢从0到1。

全新的运营理念和模式,让他对家乡的发展抱有期待,更充满信心。他知道,那是塱头村的新未来。

(文中受访者乐乐、敏敏、小旭为化名)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首图为塱头古村4.20百老宴现场,来源于新塱潮

编辑 | 向由

排版 | 菲菲

关注南风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标签:

资讯播报

乐活HOT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