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研电赛举办 进一步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3-08-17 10:39:59 文章来源:腾讯网
人民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赵竹青)8月10至13日,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

人民网北京8月17日电 (记者赵竹青)8月10至13日,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简称研电赛)全国总决赛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最终经全国八大赛区初赛、创投机构近一个月的初赛选拔与命题单位的评审推荐,来自全国136所参赛单位518支队伍的1352名学生来到决赛现场,带着最新的电子科研成果和智能硬件创新产品演示交流、同台竞技、展示风采。


【资料图】

今年的研电赛与承办城市东莞的“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主题不谋而合,创新论坛、创业早茶会、人才招引、合作洽谈等数十场专项赛事活动在总决赛期间同步启动,研电赛与东莞一起,共同探索优秀人才培养交流平台的建设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

参赛规模进一步扩大 展现最新科研成果

“今年的研电赛共6289支参赛队,涵盖了333所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主要包括高校和研究院所,比去年增加了14%左右。”研电赛秘书长,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李德识介绍,今年研电赛的参赛队伍进一步增加,办赛规模进一步提高。

实际上,研电赛的参赛队伍和规模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李德识介绍,即便是在疫情期间,参赛的队伍每年也以10%-20%的增长率上涨,“这一方面说明研电赛的规模在增大,也说明研电赛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今年研电赛延续了往年的比赛机制,由技术类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组成,分自主命题和企业命题两种形式。八大参赛方向包括“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通信与网络技术类”“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类”“人工智能类”“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类”等八大内容,作品涉及内容覆盖了工业、能源、交通、国防、教育、农业、旅游、健康、养老等社会生活多个领域。

研电赛秘书长、重庆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曾孝平说,本届竞赛作品进一步瞄准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经济需要,呈现出理论水平高、交叉学科广泛、产业特色鲜明等特点,充分展现了我国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体现了我国研究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和勇于创新的时代风貌。

先进性是研电赛的基本标准。李德识介绍,每一年大赛都会根据技术发展需求和趋势设置不同方向的赛道和赛题,从人工智能赛道到多学科交叉,均在积极鼓励学生产生新创意和新作品。

作为评委,不少作品给曾孝平留下深刻印象。曾孝平说,今年提交的作品充分围绕命题项目,不少团队提出了优秀的设计方案,“有些团队关注空间站稳定、火箭发射与回收等技术,这些项目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充分说明参赛队伍紧跟科技前沿。”

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

8月13日,在“研电之星”挑战赛上,11支优秀团队现场路演,角逐“研电之星”的荣誉。这些团队来自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莞理工学院、郑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他们带来的项目包括夜视环境下的多模夜视成像系统,实现图象、文本、语音的实时共享;基于飞腾CPU的工业产品铝片表面缺陷识别和筛选系统,实现轻量化部署,提高安全性;面向动力串联电池组的新一代大功率分容测试装置等一系列与我国科技发展紧密相关的项目与技术。

李德识介绍,与其他比赛不同,研电赛要求参赛作品能够现场进行功能和技术性能的展示。这对学生的实操能力、实践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曾孝平表示,这也是研电赛多年来坚持的宗旨:注重实践,与科学研究紧密相关。“比如一部分作品其实是导师带着学生做,导师关注的领域往往都是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曾孝平说,“在设计作品时,研究生们通过了解新理念、接触新技术,获取、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实际上我们从无论是电子信息或者整个高校,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在曾孝平看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鸿沟,这种鸿沟的背后是教育和产业脱节。而研电赛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研电赛一直是坚持开放式的自主命题,其中的目的就是面向产业、注重实践。

今年,研电赛尤其加大了和企业的参与力度,企业命题的参与量明显提高,参赛企业命题的项目有500支队伍,较去年提升了65%,质量也得到明显增强。

李德识说:“今年我们看到很多选择企业命题的优秀作品,展示出研究生们对行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这些项目更贴近生产生活,有些可直接运用,这也是研电赛助力推动科技行业发展的具体体现。”

比如,常州大学Hello World团队带来的“基于GD32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获得了本届研电赛的二等奖。这一项目实现了风能、光能智能转换,有效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实现了更低耗能。该团队成员朱冬森介绍,目前这一项目可以经过完善后直接投入使用,使用后将进一步助力绿色能源的发展。

除了企业命题,今年的总决赛过程中,研电赛组委会联合东莞市,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发布了“东莞市电子信息企业揭榜挂帅项目清单”。项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邀请高校导师、工程硕博士揭榜挂帅,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高质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揭榜挂帅”项目引进高校在读硕博研究生在莞围绕科研项目联合培养人才,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高质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进一步调动校企的积极性,打造符合战略规划、深入企业实际需求的工程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此外,东莞还推出“百校千人”计划,为全国大学生来莞实习见习提供便利,目前已发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提供了9800多个实习岗位,切实推动人才与企业更加便利地双向选择。

人才与技术的双向奔赴 推动产学研技术对接与成果转化

在今年的研电赛决赛举办期间,多个成果颇受关注: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建设“超前孵化实验室(研究院)、建立创新实践成果孵化基地……这些成果指向同一个目标——推动产学研技术对接与成果转化。

多年来,研电赛始终坚持培养高端人才,促进产学研发展,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引入创投机构担任评委,实现项目与市场接轨。今年,研电赛更是与承办城市东莞共同发力,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刘炜介绍,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的建设,将持续瞄准国家战略方位、技术需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贯穿多行业领域,链接高校、产研、企业,着力培养支撑制造强国的卓越工程师。未来将着力开展实践教学、科研攻关,推动成果转化、创新创业。

“超前孵化实验室(研究院)”则以研电赛为核心,在未来把握细分赛道技术发展新趋势,以赛促创,充分挖掘研电赛优质项目源及专利技术,实现“超前发现”“超前布局”。针对重大实践问题和场景需求,将组建“超前孵化”经理人团队,“组装”一批硬科技创业项目,加速高精尖技术在东莞市产品化和产业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研电赛决赛期间,“青春畅想——创新创业早餐会”“同心相聚——人才项目对接会”“东莞之夜草坪音乐会”等系列活动也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和项目落地提供支持。东莞还推出“就莞用”人才服务品牌,为人才提供真心、用心、暖心、诚心“四心”服务,在资金补贴、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创业扶持等方面为来莞工作的人才保驾护航。

伴随着研电赛决赛的闭幕,一系列推动创意落地的措施将被稳步推进。如东莞将为项目落地提供金融支持。此前,为引导社会资本助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东莞市科技局发起并成立了东莞市科技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吸引超60家国有、私募投融资机构和行业协会加入,将为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以及东莞市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等成果转化项目提供科技金融支撑。

曾孝平表示,期待更多研电赛的项目开花结果,“期待这些优秀的人才能够进一步助推我国科技发展。”

标签:

资讯播报

乐活HOT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