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帮老兵”的广东故事: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有用的人”
发布时间:2023-07-08 19:40:56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即使脱下军装,我仍然还是个军人,就应该肩负起责任。”李记说。距离

“即使脱下军装,我仍然还是个军人,就应该肩负起责任。”李记说。


【资料图】

距离广州约225公里的阳江市,盛产豆豉、海鲜和刀剪。

广东凯利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海发来这里创业十六年了,作为一家“国家科技中小型企业”,创新推出304铜抗菌不锈钢刀,成为市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肇庆市,鼎湖区飞马钢化玻璃制品厂创始人周子亮,引进全省第一条钢化玻璃生产线,把面临困境的工厂,发展成年纳税额达五百多万元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曾有三十多名退役军人在厂里就业,累计带动退役军人就业一百多人。

而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湛江,靠电线电缆发家的李记为家乡北坡镇铸犁村修建了四条村道,目前还有二十多名退役军人在他的公司任职,已陆续解决了一百多名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

他们都有一个身份——“老兵”,同时也是“老兵帮老兵的领跑者”。

退伍证就是名片

一出湛江高速路口,就能看见广告牌上鲜明的“佰佳电线电缆”标识。

初见创始人李记,“一看就是当过兵的”——他的眼神中还有当兵时的坚毅。

这家公司规模不足200人,但已成功在湛江等地站住脚跟,成为“中国电线电缆十大品牌”之一,获批“军工标准企业”。

“我们在珠海也做得不错,一年做了几千万业绩。”李记用一口“湛普”如数家珍。“企业在广西、海南、湖南、安徽等地也打开了市场,产品还远销东南亚、非洲等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

面对今天,李记感叹,“都是靠熬出来的。”

1990年10月,正读高中的李记入伍,成为南海舰队的一名机电兵。在部队,李记掌握了不少机电知识,这也为后来他深耕这一领域奠定了基础。

1996年李记离开部队。在那个年代,退役军人转业还能工作“包分配”。但在等待分配工作的两三个月里,李记“坐不住”了。

他一边跟人去跑市场,一边寻找创业机会。

这种“特种兵”式的日子,李记表示“很正常”。“肯吃苦,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吃苦,就一点收获也不会有。”

很快,李记瞄准了电线电缆市场。

经过十年的奋斗,李记建立起了湛江地区、粤西区的批发网络,2009年成立了广东佰佳电线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从销售转型为生产,虽然是一条全新的路,但是李记也“没在怕”。他和同事们边学边做,遇到不懂的技术问题就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研发。

李记的生意越做越大,但他始终忘不了战友情。

如果有退役军人找工作,只要对方能吃苦耐劳,都一律录用。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而且工作待遇也会更好些。”

杨国明是李记公司里的员工。当初服役满2年后回到湛江时,听说佰佳电缆公司的老总也是名退伍军人,“仿佛找到了一个知音”。随后,他手持着退伍证前来应聘。

退伍证就是一张名片,让李记眼前一亮。立刻安排他去开绞车。

开绞车是一项技术活,对杨国明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磨练,杨国明逐渐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他还与湛江市赤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签订了协议,退伍军人如果想来李记企业工作,李记就提供培训和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公司是湛江市遂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业联盟基地之一,也是赤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模范单位。

“目前还有二十多名退役军人在岗。”李记说,自公司成立以来,已经接收超过100名退伍军人。

李记不仅帮扶退役军人,还参与捐资,为家乡北坡镇铸犁村修建了四条村道。村里凡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他给予资助奖励,并对困难学生慷慨解囊。

“即使脱下军装,我仍然还是个军人,就应该肩负起责任。”李记说。

“军人企业家的责任”

和李记一样,退役整整39个年头的老兵刘定,向南方周末记者回顾军旅生涯时,总是动情不已。“在部队训练的刻苦精神,早已刻在骨子里了。”

1961年,刘定出生在雷州市覃斗镇,祖辈都是靠打鱼和种植为生。1978年,刘定参军入伍当了四年兵。

1982年,刘定退役回到家乡时,雷州流沙镇的特色产业海上珍珠养殖发达。刘定一下子嗅到了商机,便打算自己创业。

但这条路并非坦途。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经验,几个项目均没有成功。

“实际上,部队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我还是选择坚持。”刘定再三思考后,决定到外面打工积累经验。

随后,他只身来到湛江一家水产养殖场打工,睡工棚、宿街头,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十年后,刘定回到家乡,租赁停产珍珠孵化场改造成虾苗场,成立了雷州市覃斗海威虾苗场。1994年2月,刘定又创办了湛江海威水产有限公司。

凭借湛江拥有2100多公里海岸线的优势,刘定融资创办了湛江东腾饲料有限公司,产品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

随着水产养殖和饲料加工行业的创业成功,刘定“还想要”。

2007年,他创办了广东画景饮料有限公司,想将健康水“送进千万家”。

身为退役军人,刘定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实现“自己富了也带动他人富”。

2022年,刘定投入资金一百三十多万元,为家乡覃斗镇英彩村铺设道路长达5公里,这样一来,村民的蔬果就能及时输送出去卖个好价格。

他还出资一百多万元,为村里铺设硬底化道路、修建休闲小公园、安装石凳座椅,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场所。逢年过节,刘定就去看望困难乡亲和孤寡老残,给他们送去必需品。

不久前,刘定的公司收到两面锦旗,但送来的不是业务往来的客商,而是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干部群众和审计署广州特派办驻村帮扶干部。

原来,流沙村位于北部湾西海岸,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产品冷藏加工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为增加流沙村集体经济收入,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刘定租赁了流沙村的集体土地,投资450万元建设海产品加工冷冻项目,让当地产业得以发展。全镇95%对虾孵化场和60%的对虾养殖户都得到了扶助。

如今,刘定退役已有39年,但他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并没有减轻。

“能够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这是我们军人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刘定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从一个兵到“兵支书”

今年35岁的邓章雄,在遂溪县洋青镇团结村村民眼中,是一名头脑灵活、干劲十足的村干部。

早上六点不到,邓章雄就从床上爬起来。尽管离开部队近10年了,但军歌声仍萦绕在他脑海中。“每天起床我都会唱着军歌,感觉是习惯记忆了。”邓章雄笑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离开军营后,他一直保持早睡早起、锻炼身体的习惯。

2009年,邓章雄到四川省绵阳市武警某支队当兵。在军营的摸爬滚打,练成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2011年末,退役后的邓章雄选择先去社会“打打工”,先后辗转广州、湛江等地。

十年过去了,人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村依然是老模样。

2019年初,邓章雄接到了乡镇党委的电话,听闻村里面正在寻找“领头羊”,考虑再三后,他辞去了海南某公司高管的职位,回到团结村当起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本想引领村民“干一番事业”。不料,上任不久后,邓章雄就与部分村民争辩起来。

“我是军人出身,处理事情的态度难免比较强硬,容易引人误会。”邓章雄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起初推进工作难如人意,少数村民并不配合。

不过,邓章雄没有放弃,首先从困扰村民们的出行问题入手解决困难。在与其他村干部的奔波下,短短几个月内,崭新的柏油路在村里铺开了,“兵支书”雷厉风行的办事能力,让许多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2020年7月,湛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提出落实退役军人创业支持政策,为成功创办初创企业的退役军人给予创业资助。

在政策的支持下,邓章雄与多位退役军人合伙,创办了广东巍雄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在遂溪县等地建成了一批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逐步实现了育苗、种植、销售、加工等一体化经营运作。

“近几年,我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试种了多类作物。”邓章雄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目前红薯种植面积达13000亩,亩产7000多斤。

在邓章雄公司,每天都有百余名工人在忙碌着。

“公司为退役军人优先提供就业岗位,并且免费教授他们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及提供农业技能培训会。”邓章雄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他想帮助曾经的战友们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新环境,让一群“最可爱的人”摇身变为“最有用的人”。

2022年11月25日,邓章雄携带团队参加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他们申报的“打造‘北豆南移,种子芯片’新高地”项目,一举斩获铜奖。邓章雄则获得了“驻镇帮镇扶村”贡献奖。

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退役军人村官培养工程,探索建立“兵支书”“兵委员”的“选、育、用、管、储”全链条工作体系。当前,全省共有22978名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4337名退役军人当选为“兵支书”。

从一个兵到“兵支书”,邓章雄是广东退役军人在新岗位上建功立业的一个缩影。目前,广东这支队伍正在不断建设和壮大。

(南方周末实习生吴华秀、李金澳、崔净萌、郑彩琳对本文亦有帮助)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标签:

资讯播报

乐活HOT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