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播资讯】这种濒临失传的广东说唱文学,与古希腊神话异曲同工
发布时间:2023-06-08 14:44:04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这种濒临失传的广东说唱文学,与古希腊神话异曲同工今天我要发表的题目

这种濒临失传的广东说唱文学,与古希腊神话异曲同工

今天我要发表的题目是《“古时敦煌月,今照香江水”——浅谈广东木鱼书》。

广东木鱼书是什么呢?是粤语歌唱的木鱼歌的唱本,它是以七言为主的诗赞系的说唱文学(诗赞系是相对曲牌诗而言的)。木鱼书的流行地区主要是广东、广西、香港以及东南亚、美国等海外的广东人所住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太流行了,可以说几乎成为绝响。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木鱼书版本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出版的《第八才子花笺记》。在清朝和民国时期,这些木鱼书主要是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的书坊出版的。1949年以后,很多书坊搬到香港,而香港的五桂堂可以说是一枝独秀。一直到1972年,五桂堂歇业,木鱼书就没有了。

香港五桂堂出版的木鱼书封面(右)和《丁山打雁》卷一的部分内容(左)。 (金文京供图/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跟木鱼书可以说是有缘分的。1987年,就是距今三十多年前,我在香港大学的冯平山图书馆,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木鱼书,就发生了兴趣。那年我从香港又到新加坡,再转到吉隆坡,然后访问马来亚大学。在马来亚大学图书馆又看到了木鱼书,于是对一批木鱼书做了记录。经香港中文大学黄耀堃先生介绍,我收藏了一批木鱼书。回到日本以后,1995年,我跟两个年轻朋友编了《木鱼书目录》,封面模仿了木鱼书的封面。

金文京组织出版的《广东说唱文学研究·木鱼书目录》。(金文京供图/图)

木鱼书的特色或者价值是多方面的,在这里以木鱼书里面的《刘秀太子走国》作为例子。刘秀就是东汉光武帝,在这个故事里面,刘秀是西汉最后的皇帝平帝的太子——这不符合历史,刘秀虽然是汉室的皇族,并不是太子,不过在这个故事里面是这样的。他小时候因外祖父王莽要篡位,受到外祖父的迫害,就出了宫,四处逃亡,化名金和。为什么是金和呢?劉字拆开就是卯金刀,所以取了中间的金字;秀字上下的部首摆到左右很像和字,所以他就化名金和。然后他经历了很多艰难的事情,最后打倒王莽,回宫登了皇位。这个故事完全不符合历史史实,不过流行得相当广。比如,在小说《东汉演义》、潮州歌(也是一种说唱文学)、北方的大鼓《云台中汉》里面都有这个故事。

广东木鱼书中类似《刘秀太子走国》的故事有很多,金文京将它们命名为“太子走国故事群”,这些故事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演绎。图为唐山皮影戏《马潜龙走国》。(资料图/图)

值得注意的是,木鱼书里面跟《刘秀太子走国》架构相同的故事非常多。比如《太子下渔舟》《玉龙太子走国》《卧龙太子走国阴阳宝扇》《慈云太子走国》《慈银太子走国》《银合太子走国》《潜龙走国》《苏英娘娘走国》等等。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把这些故事叫成“太子走国故事群”。这个故事的模式架构,简单地讲就是:英雄人物(太子)遭到迫害,然后化名逃走,流浪很多地方,经历过很多危险艰难,最后恢复原来的身份。这样的故事模式在世界各地的神话或者英雄传说里面还有很多,比如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的传说,可以说是世界神话传说的一个普遍的模式。

日本的民俗学特别注意到这个模式,就把它称为“贵种流离谭”——贵种就是名贵人的孩子,流离就是流浪——就是刚才我讲的这样的模式的故事。“太子走国故事群”算是我首创的概念,以前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这个概念,其实这个模式的故事在中国文学里相当多。这一类故事里面最早的就是敦煌《前汉刘家太子传》,讲的就是刘秀走国的故事,故事的基本架构跟木鱼书的《刘秀走国》是一样的。

《刘秀太子走国》封面,五桂堂出版。(金文京/图)

为什么敦煌大概在唐五代时期已经有这个故事?为什么各地类似的故事中广东木鱼书里面这样的故事特别多?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我觉得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关口,广州、香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两个地方都是东西文化接触、交流的中介点。这种文化接触、交流、融合的地方,既有世界性的普遍性,也有地域性的特殊性。敦煌和广州、香港一带都有这样的地方特色。所以木鱼书可以说是展现了既为普遍又为独特的广东地域性文化的面貌。中国各地都有地方性的唱腔文学、说唱文学,不过我觉得其中广东木鱼书是比较具有特色,值得重视的。

(本文系作者在南方周末主办的“传统与现代、地域与世界——中外文明视野下的粤港澳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拟,文章略有删节)

金文京(日本京都大学教授)

标签:

资讯播报

乐活HOT

娱乐LOVE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