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播报!广州今年中考人数或再增约1.3万人 志愿填报以稳为主<br>
发布时间:2023-04-20 06:51:28 文章来源:金羊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蒋隽实习生孙安娜叶冬梅今年广州中考人数增加约1.3万人,可能会导致各梯度上线考生人数增多,学校录取分数上扬且末位考生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实习生 孙安娜 叶冬梅

今年广州中考人数增加约1.3万人,可能会导致各梯度上线考生人数增多,学校录取分数上扬且末位考生志愿号前移。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如何避免“踩雷”?面对亟需增加的普高学位,地方政府和学校该如何发力?羊城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资料图)

相关专家认为,中考录取竞争加剧,建议志愿填报以稳为主。面对学位短缺问题,应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让地方政府和学校敢于开办新学校。

今年各梯度上线考生或大增

4月17日,广州中考体育开考,参加考试人数超12.4万人。虽然官方尚未公布今年广州参加中考的具体人数,但体育是中考计分科目,参加体育中考人数基本可视为中考人数。例如,广州市招考办数据显示,2022年共111464名考生报名参加中考,111464人参加体育考试。

也就是说,2023年广州中考人数约12.4万人,比2022年的11.1万人增加约1.3万人。而2022年比2021年报名人数增加2万人。

中考总人数增加,可能造成各梯度上线考生人数增加。当某一梯度上线考生增加人数与普高增加学位不匹配时会加剧竞争。广州中考以约前12%的考生成绩作为第一档梯度控制线,后续梯度线依次类推40分。

以2022年的投档录取情况为例,广州中考人数增加2万人,各梯度线以上考生激增,出现了一些学校录取分数上扬、末位录取志愿号前移的情况。第一梯度线上的学校广州市铁一中学(越秀校区),录取分数从2021年的690分上升到了2022年的725分,末位考生志愿号从2变成了1;第二梯度线上的学校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录取分数线从2021年的650分涨到了698分,末位考生志愿号从3变成了1;第三梯度线上的学校广州市第四中学,录取分数线从2021年的610分上升到了669分,末位考生志愿号从6变成了1。

试题难易程度是影响录取分数的因素之一,但末位考生志愿号可以直接反映录取竞争情况。去年这些学校录取的末位考生志愿号前移,说明该校竞争有所提升。一些高分考生志愿填报不当,被更低梯度学校录取,有的甚至滑档只能被补录。

建议

尽量确保第一志愿被录取

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中考志愿填报建议以稳为主。

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吴晶晶表示,无论是710分、690分还是630分的同学,都建议以稳为主,尽量确保第一志愿被录取。踩线进入学校未必是理智的选择。如果让出二三十分,成为学校的前半部分或排名靠前的学生,或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和教学资源。建议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要纠结于“不想浪费每一分”,多出二三十分被录取并不吃亏。

吴晶晶提醒,从2022年中考录取情况来看,不少区的龙头学校在第一志愿已经招满,第一志愿冲省市属名校、第二志愿用区属龙头保底的填报志愿方式,要谨慎考虑。

亟需增加约7000个普高学位

中考人数逐年攀升,当务之急是增加普高学位。2022年广州中考普高录取比例约为57%,今年以12.4万考生为基数,普高录取比例要继续保持这一比例,需有约7万个学位,对比去年的录取人数6.2万人,意味着今年还要增加至少约7000个学位。

目前,广州普高学位增加主要有3个来源——

一是名校开办新校区。例如,今年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将招收首届高一学生。但名校数量有限,执信、广雅、铁一等不少名校已经开办了新校区,且名校扩张也必须有度,否则名校资源和影响力可能被稀释。

二是开办新学校。但开办一所新学校会涉及很多考虑因素。没有办学成绩参考,或没有初中“子弟兵”生源保障,万一首届招生录取分数较低,便失去了“江湖地位”,未来想“逆袭”比较难,从而导致生源难以保证。

三是现有高中扩招。但去年广州普高已经扩招一轮,增加了7186个学位,不少学校人数已超过设计规模,面临校舍、场地不足等问题。“已经从一个宿舍住6个学生扩充到了住7个学生,食堂也不够用,还有学生因排队洗澡,经常迟到。”一位校长表示。

“广州教育近年来出现了超大规模学校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表示,学校能容纳多少学生,应配备多少课室、活动室、实验室、运动场地是有标准的,但由于扩招,不少学校超规模进行教学活动,甚至将实验室、活动室改造成课室。

除了校舍容量问题,学校更焦虑于扩招后能不能保持教学质量。“目前教师缺口130多人,再扩招别说教得好了,有没有人教都是问题。”一位校长表示,去年该校扩招了几百名学生。

多位校长认为,扩招需要提前储备师资以保障教学质量,但教师编制紧张,学校每年只能按师生比获得编制名额,学生没入校前很难预支指标,而且一名老师至少要培养3年才算稍有经验。没有高质量师资作支撑的扩招,会变成“兑水”扩招,影响教学质量。在不超学校设计办学规模的前提下,每年扩招1个班是比较理想的节奏。

建议

科学规划 开办新校

吴颖民建议,相关部门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新学校建设步伐。

关于地方政府和新学校因顾虑招生分数不敢新设高中的问题,吴颖民建议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地方政府敢于开办新学校。同时,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如果能从学生入学及毕业情况、素质教育落实情况、全面发展情况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等多维度考核学校和师生,且所有考核指标和结果公开透明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公众看到每个学校的教育能力和办学水平,认识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大家自然能够作出更理性的选择。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世伟建议,首先要引入社会力量办普高,政府补贴学生一定比例学费,以补充公办普高的不足。其次要建设“高中园”,这方面深圳已率先作出探索。另外要优化资源配置,经费优先用于学校建设和师资培训。

标签:

资讯播报

乐活HOT

  • 《熊出没·伴我“熊芯”》票房破10亿 打破内地影史春节档动画片纪录
    《熊出没·伴我“熊芯”》票房破

    据各方数据,1月31日上午10时许,深圳出品的动画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票房突破10亿元,在首日票房、档期票房、连续破亿天数等多方面打

  • 今年春节深圳游客出境游订单量大幅增加 曼谷等地成为最受欢迎目的地
    今年春节深圳游客出境游订单量大

    1月27日,携程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今年春节,深圳游客的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近5倍。相较国内热门景点的人山人海,

  • 2023年春节黄金周深圳共接待游客469.25万人次 旅游收入31.58亿元
    2023年春节黄金周深圳共接待游客

    1月27日,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2023年春节黄金周期间(1月21日至27日),深圳共接待游客469 25万人次,旅游收入31 58亿元,

  • 深圳机场连续多日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 卫星厅迎来首个大客流春运
    深圳机场连续多日客流量超过10万

    据深圳市春运办统计,1月15日和16日连续两天,深圳对外发送旅客人数都在48万左右,春运进入客流高峰期。1月15日,深圳春运对外旅客发送量达

  • 深圳交响乐团将将举办两场音乐会 以世界经典管弦乐和歌剧咏叹调为主
    深圳交响乐团将将举办两场音乐会

    新年音乐会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年度重要文化品牌活动,多年来已成为深圳市民跨岁迎新的例牌项目。12月30日、31日晚,深圳交响乐团将在深圳音乐

  • 深圳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深圳市人才总量已达到663万人
    深圳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作为来深科研人员中的一员,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的助理研究员郭雅婕对深圳在人才服务方面的举措赞不绝口:我作为基础研究人员,很希望自己

  • 2023年故宫年票正式开售 有消费者目前仍对购买年票持观望态度
    2023年故宫年票正式开售 有消费

    12月1日晚8点,2023年故宫年票正式开售。相比于去年,今年购票顺畅了许多。据了解,2022年故宫年票发售时,因短时间内购买年票人数过多,曾

  • 御寒类商品消费需求有所上升 羽绒服的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达100%
    御寒类商品消费需求有所上升 羽

    昨日,冷空气到达,广州气温逐步下降。据商超方面预测,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市民对于御寒类商品消费需求有所上升,不少广州商超准备了有关

  • 深圳全市共排查窨井盖约350万个 发现存在问题的窨井盖约3.2万个
    深圳全市共排查窨井盖约350万个

    小井盖、大民生。今年以来,深圳开展全市窨井盖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截至11月20日,全市共排查窨井盖约350万个,发现存在问题的窨井盖约3

  • 汕汕铁路汕头站公布最新动态 首期工程预计将于2024年11月完成
    汕汕铁路汕头站公布最新动态 首

    备受关注的汕汕(汕头至汕尾)铁路汕头站及站区工程近日传出最新动态:项目已顺利完成工程招标工作,由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目前,

娱乐LOVE

精彩推送